首页 > 学科专业 > 学科设置 > 兵器科学与技术 > 培养方案 > 正文

培养方案

兵器科学与技术--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

时间:2017-08-18

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

一、学科概况

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,1998年获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、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、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,2003年获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。其中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是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,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、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、弹药工程与毁伤技术为国防特色学科。

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,研究兵器系统及军事技术器材的系统分析、科学原理、技术手段、工程设计、技术运用、工程保障及效能评估等技术的学科,涉及到枪炮弹箭火炸药等各类兵器设计、试验、生产、使用、储存、维修过程需要的理论和技术,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学科。

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武器系统设计、发射理论与技术、弹药工程与毁伤技术、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、武器机动工程、发射能源理论与技术、爆炸能源理论与技术、始发与中继能源理论与技术、武器安全工程与技术、武器系统防护工程、含能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。在高射速武器技术、战斗部设计、弹箭控制与高效毁伤、武器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技术、新型传爆药技术、发射药及其装药技术、反应装甲装药技术、单质炸药合成技术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和特色。依托本学科领域建有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、中国兵器工业传爆药性能检测中心实验室、山西省超细粉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、山西省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、山西省兵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。

本科学现有双聘院士5名,教授43人,博士生导师24人、硕士生导师91名。近年来研究生主要在兵器、航天,航空、船舶、核工业和陆海空三军的科研和技术管理部门就业。

二、培养目标

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诚实守信,身心健康,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,事业心强,能积极献身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。掌握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了解本学科方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,熟练掌握一门外语,具有应用实验/工程/数值模拟手段从事本学科某一方向的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以及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的能力,能够胜任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、国防企业以及有关军兵种相关部门的教学、科学研究、产品研制或技术管理工作。

三、培养年限

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。要求论文时间不少于1.5年,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要经过严格审批。

四、学科专业研究方向

1、武器系统设计

本方向主要以身管武器为应用背景,综合应用数学、力学、机械、控制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,重点开展武器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、智能供输弹技术、低后坐发射技术、数字化制造技术、仿真与试验技术等研究,解决武器系统的工程实践问题。

2、发射理论与技术

本方向是研究枪炮、弹箭等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的发射原理、能量转化、受力与运动分析以及发射平台与发射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。围绕高温、高压、高速和高冲击的特性,开展发射武器系统发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,高射速武器发射理论与技术,两栖武器水上发射技术,信息化弹箭发射与控制技术,新概念发射技术研究。

3、弹药工程与毁伤技术

本方向以系统工程、飞行力学、飞行控制、终点效应学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,以提高弹箭系统对典型目标的精确打击、远程压制和高效毁伤为目的,开展弹箭总体技术、弹箭飞行控制技术、弹箭高效毁伤技术、弹箭虚拟设计与智能化技术等研究。

4、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

本方向是运用信息科学、控制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,以提高武器的信息化水平为目的,开展目标信息探测与识别技术、武器系统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、武器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、武器系统智能化技术、军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研究。

5、武器机动工程

本方向以兵器技术和军用车辆技术为基础,以机动武器系统的信息化、现代化和智能化为目的,主要开展武器机动平台总体技术,武器机动平台的智能化技术,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,动力传动一体化技术、武器系统机动化、信息化集成等研究。

6、发射能源理论与技术

本方向根据武器推进、发射、爆炸毁伤原理,采用物理、化学的方法,通过对含能材料进行结构设计、化学功能组分的引入和先进的成型加工工艺,达到能量释放对身管武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环境的自适应性,实现武器的大威力和高效毁伤。

7、爆炸能源理论与技术

本方向以常规武器爆炸产生破坏与杀伤作用最大化为设计原则,通过对爆炸能源材料的纳米化、爆轰能量控制释放、原材料复配制备工艺的研究,达到武器装备实现高效毁伤的目的;

8、始发与中继能源理论与技术

以点火与起爆理论为基础,以常规武器弹药用起爆/传爆序列为对象,针对新技术火工品高能、高安全的要求,进行火工药剂的设计与制备、装药与成型工艺、起爆与输出结构匹配等研究;

9、武器安全工程与技术

以爆炸作用及原理、高等爆轰学等知识为基础,开展常规武器弹药的安全技术研究,武器核心子系统——引信爆炸系列的优化、协调匹配及有效运用研究,武器弹药的寿命与可靠性研究;

10、武器系统防护工程

该方向以爆炸力学和终点弹道学为理论基础,重点开展防护结构技术、防护含能材料技术、主动防护技术、弹药防护机理等研究。

11、含能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

以化学、材料科学、爆轰理论等为基础,重点开展含能化合物的设计、合成以及低易损混合炸药的制备、性能表征及相关应用研究,对传统含能材料进行改进,研发新一代含能化合物,以满足未来武器和民用爆破器材对高性能含能材料的需求。

 

 

 

五、课程设置

 

类别

课程名称

总学时

授课学时

学分

开课学期

授课方式

考核方式

备注

必修课(22分)

公共基础课

10学分)
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

外语

英语口语

40

 

120

40

40

 

120

40

2

 

6

2

1

 

12

1

讲授

考试

 

基础理论课

4学分)

数值分析

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

高等有机化学

数学物理方程

40

40

40

40

40

40

40

40

2

2

2

2

1

讲授

考试

 

专业基础课

8学分)

点火与起爆理论

燃烧爆炸化学

含能化合物制备工艺学

表面化学

爆炸作用及原理

安全与可靠性原理

40

40

40

40

40

40

20

20

20

20

20

20

2

2

2

2

2

2

2

讲辅

考试

 

选修课5~7学分)

公共选修课

3学分)

自然辩证法概论
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

20

20

20

20

1

1

2

自辅

 

 

讲授

考查

 

 

考试

任选一门

全校选修课

40

40

2

任选一门

专业选修课

2~4学分)

火药设计理论

发射药装药原理

发射药测试技术

炸药装药技术及应用

燃烧爆炸数值模拟

爆炸序列原理与设计

纳米含能化合物

混合炸药制备技术

含能化合物改性技术

火工品力学环境加固技术

软杀伤技术

不敏感传爆炸药技术

微装药工艺与微爆轰

火炸药安全技术及发展动态

装甲材料与结构设计

爆破技术

爆炸加工新技术

燃烧爆炸测试技术

含能化合物热分析

纳米粒子分析与表征技术

40

10

2

2

自辅

考查

每门课开课人数不少于5人,否则不能开课

必修环节(6学分)

实践课程

2学分)

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

20

10

1

1

讲辅

考查

 

外文科技写作与实践

20

10

1

2

讲辅

考查

 

实践与创新活动

4学分)

教学实践

学术讲座

创新创业讲座

创新项目立项

高水平论文

科技成果

参加学术会议

科技赛事获奖

 

 

1

1

1

2

1

1

1

2

 

 

考查

 

 

 

总学分: 33~35学分

 

说明:

一、实践课程

1、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:由教师讲辅,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时间。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,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献综述报告。

2、外文科技写作与实践:由教师讲辅,学生进行写作实践。

二、实践与创新活动(从所列的条件选修4学分,以下条件任何一条若双倍满足,则相应得到的学分乘2,以此类推)

1、教学实践:协助辅导本科生课程,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科技大赛等等。

2、学术讲座: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,并主讲1次以上学术报告。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,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、地点、报告人、学术报告题目,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。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。

3、创新创业讲座:参加4次以上创新创业讲座,每次学术讲座要有1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,注明参加的时间、地点、主讲人、题目,简述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创新创业的思路。

4、创新项目立项:申报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、中北大学研究生科技立项并立项或导师的其它科研项目立项(在参加项目人员名单中)。

5、高水平论文:发表学校学位条例要求以外的核心期刊论文并见刊,每发一篇算1学分。

6、科技成果:取得科技成果(专利、鉴定、专著等)。

7、参加学术会议:参加与课题相关的学术会议。

8、科技赛事获奖:参加全国研究生科技赛事并获奖。

9、其它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实践与创新活动。





Baidu
sogou